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家简介:魏晓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农业部农业设施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温室精准化设计理论、温室园艺技术效果评价及标准化、光伏温室技术开发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承担国家“863”、“十二五”科技支撑、“国家标准制定”等科研任务近20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篇,参编论着5部。开发日光温室结构优化软件,指导设计日光温室2000余亩。
日光温室是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设施类型,由于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一般不需要额外辅助加温即可实现喜温果菜安全越冬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至2014年,全国日光温室总面积已达万公顷,约占园艺设施总面积的。日光温室的发展,成功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鲜食蔬菜的供给问题;并且通过延长农民的劳动生产时间,增加了经济收入。为了强化园艺生产者对这种温室类型的理解,本文将从日光温室的工作原理、主要类型、设计方法、建造流程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工作原理日光温室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夜间也是靠白天室内
f蓄积的太阳辐射热量来维持室内的温度。它之所以能够不需要加温实现冬季正常生产,主要是和它的结构有关。一个标准的日光温室是由保温蓄热的后墙、顶部北侧的保温后屋面、南向采光屋面昼开夜盖的保温被构成。它的原理就是白天打开保温被,让太阳辐射尽可能多地透进温室内,使室内气温迅速上升并将热量蓄积在后墙和地面的土壤中;傍晚的时候,室外气温下降,日光温室关闭保温被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并且靠墙体和地面土壤缓慢释放的热量,来维持室内温度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日光温室能够维持室内外20~30℃的温差,所以能够保障在不额外加温的情况下,实现果菜的正常生产。由于日光温室克服了连栋玻璃温室能耗大的问题,目前像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也在模仿、研究日光温室,这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温室产业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
二、种类沿革日光温室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辽宁海城地区,利用一面坡的玻璃屋面加立窗的简易形式来生产新鲜蔬菜。自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直接推进了日光温室结构的发展和升级,温室前屋面由折线形改为拱圆形。进入新世纪,在需求带动、政策拉动、投资驱动下,日光温室产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各种结构形式层出不穷。
f从专业角度上来说,日光温室的种类还是按照受力骨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