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茶。”武夷,即武夷山,在福建省,是我国的著名茶叶产地之一。粟粒芽r
,指初春采摘的芽茶,形状如粟粒,是武夷茶的上品。丁,指丁谓,宋真宗时曾任参知政事。蔡,指蔡襄,宋仁宗时曾任开封知府、福州知州。从福建进贡茶叶,始于丁谓,而成于蔡襄。笼,指收罗。加,是压倒、胜过的意思。“君不见”两句是说丁谓开始从福建进贡茶叶,后来蔡襄变本加厉。于是封建官吏各自想办法,用新花样去获得皇帝的恩宠,现在已经进献专供比赛用的品种作为贡茶,这就是“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人把历史上的进贡荔枝同今天的进贡茶叶联系起来,使人想到在进贡茶叶的背后也有“惊尘溅血”的惨状。作为封建士大夫,苏轼自然不敢把矛头指向皇帝,他只是批判一般的封建官吏,他在列举汉唐进贡荔枝的事件时,也侧重讲的唐羌和李林甫,唐羌能够谏阻进贡荔枝,而李林甫则没有谏阻,那么,需要进贡荔枝的还是皇帝。不过,苏轼认为封建官吏要负责任,他希望官吏能够像唐羌那样,而不要学李林甫。这当然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在诗的最后是这么说的,“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他认为皇帝所缺少的不是奢侈物品,而是仁义,群臣应该协助皇帝用仁义治理国家,如果用吃的喝的这一类东西去满足皇帝物质享受的需要,那就实在太鄙陋了。诗人的着眼点还是在封建官吏。r
r
所以,他又说:“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洛阳相君,指钱惟演,他曾任西京留守。他的父亲吴越王钱叙归降宋朝,宋太宗称之为“以忠孝而保社稷”,所以苏轼说钱惟演是“忠孝家”。姚黄花,是牡丹的名贵品种。洛阳进贡牡丹,是从钱惟演开始的。苏轼由进贡茶叶又引出进贡牡丹,可见进贡物品繁多。这里说钱惟演是“忠孝”之家也向皇帝提供奢侈物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忠孝之家做这样的事,怎么谈得上“忠孝”呢?二是“忠孝”之家尚且如此,那么像李林甫那样的奸佞就不知搞到什么地步了。这两句作为全诗结尾,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的。r
r
如同白居易的讽谕诗一样,苏轼的这首《荔枝叹》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为它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替最高统治者作了掩饰,而最终目的还是着眼于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在写法上却与白居易的讽谕诗有所不同。白居易是就题目写来,围绕中心事件,苏轼则是一层一层地展开,由远而近,不断开拓,而又含意不尽。不妨认为苏轼这类诗是对于白居易讽谕诗的一个发展。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