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在桥梁施工中的大桥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为例,从测量放线、护筒埋设、钻机就位、泥浆护壁、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及安放和水下混凝土浇注等角度,论述了其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处理措施。关键词:水下混凝土浇注;封底失败;断桩;缩颈
前言当前桥梁工程日益增多,在桥梁施工中采用桩基础的工程也越来越多,在桩基础类型中钻孔灌注桩由于其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和对临近建筑物干扰小等特点而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桩基础工程施工隐蔽性较大,施工中容易发生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从成孔、混凝土浇注等工艺进行质量控制,方可保证其施工质量,实现其经济和社会效益。1工程概况某大桥,其左幅桥长567m,右幅桥长571m,桥梁上部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下部结构一字台部分采用浅基础;柱式台采用桩基础;单柱薄壁墩采用桩基础。该桥梁所在地区地层上部为第四系亚粘土、含碎石亚粘±、砂砾、乱石,底部为玄武岩、花岗岩和灰绿岩岩脉,该地区标准冻深为lm,桥位区地下水位埋深1.5~5m,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潜水,其主要赋存于块
f石、卵石内。此地质类型适合钻孔灌注桩施工,钻孔方法为实心梅花钻钻孔,泥浆护壁,桩基昆凝土为水下灌注,钻孔桩桩径为1.5m,其相邻四根桩组成一个基础,四根桩中心间距均为3m,该种施工工艺设备构造简单,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所成孔壁较坚实,且稳定,施工过程中坍孔少,不受施工场地限制,因此被广泛采用。但该工艺掏泥渣较为费工费时,成孔速度较慢,并且生成的泥渣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孔底泥渣不宜掏尽而容易导致成桩的承载力不够。
2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2.1施工工序安排本桥桩基共88根。为防止冲击震动使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灌注混凝土的凝固,应待邻孔混凝土灌注完毕,并达到2.5mpa抗压强度后,才能开钻,以免影响邻桩混凝土质量。在满足此条件下,为加快完成钻孔工作,采用5台钻机同时作业,每台钻机可在两桥墩问往返施工。2.2测量放线施工前应对桥梁中线、水准点等进行复合检查和补充,并按照精度要求放出桥墩承台的四角位置,确定好后用灰土或山皮土填筑钻机作业平台,并要求平台高出地面0.5m,在承台四周高出2.om以上部位准确定出桩位。2.3护筒埋设
f待桩位测量放样后则进行护筒埋设,护筒的作用是保持孔口稳定和定位,护筒埋设质量控制要点是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