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由此,教学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严重,且得不到有效共享,从而形成各个应用信息系统的孤立,即存在“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③
(3)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资源“结构性短缺、标准化程度差”。高校信息化建设资源分散且相对匮乏,各种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程度仍然比较高,在资源分布和完整性看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技术发展与应用步伐,使得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程度较差,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化建设方案。在资源的利用上不够统一和全面,没有宏观调控从而导致“结构性短缺、标准化程度差”的弱点。
2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需求
21信息化应用需求
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依赖学校各机关部门,连同院系辅导员实现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从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来看,主要涉及对班级,社团,党、团组织,学生干部,学生活动,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个体心理情况,学生奖学金,学生贷款,学生家庭情况等与学生密切关联的各种情况。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既是对学校负责也是对学生家庭负责同时还是对社会负责。但从信息化建设来看,不少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管理的方式和习惯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停留在手工操作方式,利用信息系统来实现管理的程度低。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在信息处理上仍然处于低效率的尴尬境地。任何老师要想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奖、贷款、家庭基本信息、学生心理状态等几乎是不可能的。绝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尚未达到这样一种全面的程度。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系统覆盖的面太窄太单一,信息化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太弱,综合适应能力太低,数据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
22学生管理工作对信息化进程的要求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为帮助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能够快速掌握某个或某些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信息,急需要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大力支持。信息化应用系统要能为管理者提供学生个人全面的基础信息,且要能满足不同老师想要获取学生信息的不同侧重点。这就意味着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复杂且头绪甚多。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希望在信息化应用系统中获得的信息主要有:一是能够自由获得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掌握其家庭经济情况等;二是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00页)习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快速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所在;三是能够掌握学生助学贷款和接受资助的情况,统计分析学生的层次,协调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