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考生须知:
浙江省2020年高中历史1月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B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
学派是
A.关注民生的儒家
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C.主张节俭的墨家
D.“无为而治”的道家
1.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人民的忧愁,就是我想的,人民所想的,就是我应该去做的,这反映了一种关注
民生的思想,这与儒家思想主张相符,故正确答案为A;改革在材料中没有具体的体现,故排除B;材料中
未体现节俭的含义,故C错误;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材料中找不到对应点,故排除D。
2.关于“郡”字的解释,有说法是:“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今郡字,‘君’在其
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按这一说法,“郡”字的出现反映出
A.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B.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
C.血缘宗法体系的完善D.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2.D【解析】材料信息“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说明“郡”的出现是相对于分封制而言的,突出了君
主的权威,“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则说明,郡即君邑,表示君主直接管辖的领
土,由此可知,“郡”字的出现,反映出国家结构形式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的变化趋势,故D项正确;材
料信息体现不出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出君主专制的特征,故B项错误;材料
中没有血缘宗法的信息,故C项错误。
3.对下图所示的耕作技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这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B.这是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耧车C.这是唐朝结构更完备的曲辕犁D.这是汉代出现用于收获的大镰
f3.B【解析】材料中的男子扶持的工具名称是耧车,是西汉时期赵过发明的播种工具,故B项正确。4.“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蒸雾散,触遇成形;龙虎威
神,飞动增势。”下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