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牡丹的拒绝》赏析
作者:沈燕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年第06期
“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一曲《牡丹之歌》,写尽了牡丹花的绚丽娇艳,雍荣华贵。正如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云: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在我们的印象里,牡丹国色天香,花开富贵。可是如果你知道它曾经是怎样忤逆圣意,不惧龙威,以致被贬洛阳,也许你就会看到它别样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欣赏女作家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
这篇课文很清楚的显示出三个层次,首先我们一起进入一、二层,在老师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牡丹拒绝了什么?
现在,同学们告诉我,牡丹到底拒绝了什么?你们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吗?
学生:拒绝寂寞。
学生:拒绝接受提前的参拜和瞻仰(12段)。
学生:拒绝开花(13段)。
学生:拒绝苍白的阳光的抚弄(14段)。
学生: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15段)。
学生:拒绝寒冷。
学生:拒绝服从皇威。
学生:拒绝改了性子(16段)。
点拨:刘禹锡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开,在绽放美丽的同时,亦会博得别人的欣赏与赞美,如一位美人,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用灿烂的笑容,去赢得艳羡的目光,开放自己青春美丽的容颜。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项链》中有一位路瓦栽夫人玛蒂尔德。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后来在教育部一次盛大舞会上,于灯红酒绿中,她裙角飞扬,舞姿翩跹,她陶醉在众人的目光里,也迷失在荣誉与赞颂中。可是,牡丹却拒绝了这份本该属于它的骄傲和荣誉……
问题2:那么,牡丹为什么拒绝这份荣耀呢?它为什么拒绝开花?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生:这个春天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天气寒冷,仅仅只是客观原因)
学生:牡丹不能“轻易改了性子”(16段)。(是性格个性使然,如果我们要更多了解牡丹的性格,不妨听听这个传说)
点拨:关于牡丹花,一直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日子饮酒作乐,酒性正酣时,她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春色满园,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形成“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景象。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牡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