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化菌为硝化杆菌科的5个属: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
as)、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coccus)、亚硝化弧菌属(Nitrosovibrio)、亚硝化叶状菌属(Nitrosolobus),总共有15个种的亚硝化细菌3。廖雪义等4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亚硝化速率较高的菌株,鉴定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
assp),发现该菌株能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硝化菌主要由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和硝化刺菌属(Nitrospi
a)4个属组成。近年来,通过对硝化菌16SrRNA的核酸探针测试表明:完成亚硝态氮氧化的优势菌种为硝化螺菌属而非硝化杆菌属5。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生化特性比较见表1。表1亚硝化菌和硝化菌主要生化特征比较
亚硝化菌
硝化菌
自养性
专性
兼性
需氧性
严格好氧,在低氧下能生长严格好氧
世代时间h
812(Nitrosococcus)824(Nitrosospira)
8h几天
产率系数Y(mg细胞mg基质)
004013
002007
氧饱和常数K(mgL)
0204
1215
最适温度℃
2530℃
2530℃
最适pH值
7580
7580
有毒物质
敏感
较为敏感
反硝化菌大多数为兼性异养菌,最适pH范围为6575,适宜温度2040℃。到目前为
止,已分离出60多种反硝化菌,主要分布于3个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
as)、产碱菌
属(Alcalige
es)和芽孢杆菌(Bacillus)。有研究发现部分异养反硝化菌由于酶系统的缺
乏,只能将NO3N还原成NO2N6;也有人7通过定向筛选法驯化得到了以亚硝酸盐
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菌。22短程硝化运行参数的研究进展221温度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不同,由不同温度下两种菌群的增长速率(见图
2)可知,高温条件下,硝化菌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亚硝化菌,利用该动力学特征可实现短程硝化。但目前,对于影响短程硝化的具体温度说法不一致:
郑平等8认为,温度高于20℃,亚硝化菌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就会超过硝化菌,而且温度
2
f越高,相差越大。因此,将温度控制在20℃以上,就会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袁林江等9认为,12℃14℃下活性污泥中的亚硝酸盐氧化菌活性受到严重抑制,出现
HNO2的积累;15℃30℃内,亚硝酸盐可完全被氧化为硝酸盐;温度超过30℃时又出现HNO2的积累。
高大文等10认为,28℃是控制温度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的临界温度,即如果反应器温度低于此临界温度,则短程硝化会逐渐转变为全程硝化。
图2不同温度下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增长速率222pH值pH值对短程硝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