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诵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目前,全国上下大谈素质教育,中小学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在个别地方,素质教育也出现了误区,似乎一提素质教育,就是叫老师采用微机教学;就是让学生丢开课本去参加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活动。这些,固然增强了学生素质。可是,我认为:素质教育中,也不应该忽视具有五千年积淀的中华古代优秀文化;对于青少年来说,接受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在学习中诵读古诗古文。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浅显认识。第一,在素质教育中大力提倡古诗文诵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怎么化,呢科学技术一体化,自然科学的公式与工程技术的标准不会由于国家不同而改变。但文化中的人文部分,则绝对是民族化的,本土化的。人文文化的民族化、本土化,就是真正的国际化。,如果匿际化没有民族化的人文内容,就单调、就枯燥,这世界就没有生气也没有活力。社会科学有的内容需要国际化,有的则必须保持本民族特色。我们都说真正能代表中国的还是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悠久而丰富的文化举世瞩目,那么,中国文化在哪里呢如果只在博物馆的藏品之中,只在出土文物的展品当中,这样的文化就和活着的人分离了,就不会有力量。新一代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很少,我们应当有一种危机感。诗是文学皇冠上的宝百,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民族文化的保存,诗歌首当其冲。.难怪《诗经》、《楚辞》、《唐诗》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顶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就是靠浩如烟海的古诗古文传承下来的。从《诗经》。《楚辞》、《史记》、《汉书》到唐诗、宋词、《资治通鉴》,元曲、明清小说等,影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先贤圣明,仁人志士。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否开展古诗文诵读,可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中华文明的延续,国家的兴衰,个人的智愚,事业的成败。遍观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无不对古代文化有浓厚兴趣,妇毛泽东、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擅写古诗词;数学家苏步青非常喜欢古诗词;当今外交家、前驻美国大使李肇星写了大量古诗词等等。第二,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大力开展古诗文诵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意识。想象能力是人脑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