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镇雄县第二中学张孟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新的难点。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其核心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实践、强调活动综合。所以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它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为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标(一)、教师1、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课程实施评估机制。2、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标准和操作规程,促进课程实施的科学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难点。3、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效性,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二)、学生1、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2、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1
f3、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二、评价内容(一)、对教师的评价(评价要点、标准见附表一)1、专业水平,深刻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这门课程的实践;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2、教学能力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及与他人协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3、详细的主题活动方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群,各年级立足本年级师生的条件和需要,每学期选择两个以上活动主题组织实施,形成完整的主题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依据、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指导、活动成果展示等。)4、过程性资料。活动过程包括学期计划、课时计划、业务学习、公开课和听评课资料、教研活动记录、各类总结、教学反思、学生形成性评价的记载等。(二)、对学生的评价(见附表二)1、提出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逐步形成质疑、探究的能力。2、活动方案的制定状况。要评价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方案本身的合理性程度、活动方案的具体化程度等。3、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