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规律:1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逐渐上升,以后上升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下降趋势;2分22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以后下降速率变缓;1分3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至一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平稳状态。1分5.当林分年龄相同并具有相同林分密度时,立地质量好的林分比立地质量差的林分具有更高的林分生长量和收获量,如图所示。2分2
2分
小题,四、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论述题
f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1)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1分2)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1分3)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1分4)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1分;
5)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对枯损量、采伐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行估计。2分不同点:不同点林分表法是通过前
年间的胸径生长量和现实林分的直径分布,预估未来后
年的直径分布,然后用一元材积表求出现实林分蓄积和未来林分蓄积,两
个蓄积之差即为后
年间的蓄积定期生长量。2分材积差法是将一元材积表中胸径每差lcm的材积差数,作为现实林分中林木胸径每生长lcm所引起的材积生长量,利用一次测得的各径阶的直径生长量和株数分布序列,从而推算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方法。2分
小题,五、证明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证明题
1实验形数公式为:式中:V树干材积,H树高,g13胸高断面积fэVg13H3证明:设g
为树干某一相对高(
H)处的断面积。根据g
与g1。3之比与H呈双曲线关系:g
g1。3αβH2分2即在g1。3在一定的条件下,g
随着H的增加而减少。g
(αβH)g1。3由正形数的定义可得:Vg
Hf
g1。3Hf
(αβH)g1。3Hβααf
令βαK,αf
fэ则Vg1。3HKfэ4分在设计fэ时,取g
在1320H处,有云杉、松树、白桦、杨树等四个树种求得Kβα≈3。因此:Vg1。3H3fэ2分证毕。实验形数的优点是无论树种、树高变化如何,期数值变化较小,比较稳定,便于生产应用。2分22.Schumacher生长方程的性质:1存在2条渐近线:t∞时yA和t0时y0;1分2y是关于t的单调递增函数:1分
fdydAkAekt2ekt0,因为Ak0;dtdtt
3存在一个拐点:k2Ae2分
2
d2ykyk3202dttt
解得:tIk2将其代入yAe
kt
得拐点位置:
4dytIk2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