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区组萃取温度℃平方和
.3211.5265.2664.2504.6162.3025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自由度222216均方F值P值0.07520.09470.01890.16051.26323.05491.13322.74052.12525.13940.4135
f第28卷第4期
史国安等牡丹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49
2.2牡丹种仁和籽油理化成分
除能力明显高于压榨油和油酸,清除率超过了50,
2.2.1牡丹种仁基本营养成分牡丹种子基本营养成分见表4。牡丹种籽脱壳
后获得种仁,其水分含量接近大豆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油茶粗脂肪含量高于大豆,略低于油茶灰分含量与花生等作物接近
表4水分质量分数
10.02
表明超临界油相对于压榨油具有更高的抗氧化能力超临界油和油酸的达到反应平衡所需时间为90mi
,而压榨油的反应平衡时间为60mi
。3种样品
[8]
。表明牡丹种子是一种高
油脂含量、高蛋白的木本油料作物。
牡丹种仁基本营养成分粗蛋白20.17粗脂肪29.38灰分2.38
达到反映平衡的时间均超过了60mi
,与脂溶性[11-13]抗氧化剂的特性一致。
图2显示,在相同的浓度下,超临界油具有更高的抑制率,体系中5mgmL的超临界油抑制率接近90,而压榨油仅达50。IC50达到最大抑制活性一半时的底物用量的值与某种物质的抗氧化性能呈反比,IC50值越小,该种物质的抗氧化性能越强。超临界油和压榨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
1.98mgmL和4.61mgmL,表明超临界油的抗氧化
2.2.2
籽油理化成分
牡丹籽油理化特性见表5、表6。超临界CO2萃取的牡丹籽油呈浅黄色,具有独特牡丹芳香、富含人
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并且未检出有害的苯并α芘。牡丹籽油的营养价值超过橄榄油和茶油
表5牡丹籽油理化特性相对密度d20
20
[9-
性显著强于压榨油。说明超临界油与压榨油相比,
。
10]
超临界油具有更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超临界CO2萃
取生产技术保留了牡丹油中更多的抗氧化成分。
苯并α芘
μgkg
酸值
mgg
过氧化值
mmolkg
2.0
色泽红色黄色蓝色01.010.0
0.9288
0.90
未检出
表6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成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他牡丹籽仁5.461.8922.9228.5539.821.35牡丹籽油5.541.8222.4428.8840.860.59图2牡丹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的剂量效应曲线
2.3.2
2.3
2.3.1
超临界油和压榨油抗氧化活性的比较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应
Fe
2
诱导的蛋黄过氧化体系中的过氧化能力诱导的蛋黄过氧化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