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状态。他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李白就是这样将人生体味诉诸于酒,由酒来激发,以诗来张扬,诗因青春的魅力和酒的醇香而获得了生命的品质。综观其诗歌,可窥其一生所饮之酒有以下几种:
f一、送别酒
古人与友分别时,均要饮酒设宴,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祝愿等思想感情。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李白也是,他将离别的心情倾在酒杯中为友人壮行,如《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此诗饯别风格平淡、自然朴质。天宝三年,由于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生活使他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常醉酒狂放,被玄宗疏远,最后不得不自请放还。次年,与杜甫第二次分别时,做《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别后重逢,又举杯相送,表达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感慨世事艰辛。
二、相思酒
此非红颜之思,而是志同道合的知己之思。主要是对古今嗜酒达人的思慕、想念。开元二十七年,李白过襄阳与自京放还的孟浩然相见时所作《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之。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何仰?徒此揖清芬。”其中孟把酒赏月,常常醉于月色中,盛唐的繁荣激发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科举的失败造成政治上的失意,最后归隐。这也是诗人李白的写照。在开元年间第一次到长安求仕,同样失意而归,最后寄情山水,不得不漫游祖国的江河山川,虽已是“文窃四海声”,但却落得“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中。
再如《沙丘城下寄杜甫》中有“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言鲁郡的酒美,齐女的歌舞更是多情,只因好友杜甫走了,日夜思念,以至于再醉人的美酒也无味,再多情的歌舞也没意思,美酒、美人不醉人,诗人独醉于对杜甫的思念之中,直接倾诉无法排遣的愁情,最后发出了“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不仅以酒思慕同时代的友人,更仰慕古代嗜酒的达人。他在《东山吟》中仿效谢安的纵情游乐:“白鸡梦后三百岁,酒酒浇君同所欢。”又自喻为陶潜、阮籍和张翰等人的迁兴于酒:“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此窗下,自谓羲皇人。”(《戏赠郑溧阳》)
三、糊涂酒
当李白历尽沧桑之后,就会在酒中思考现实,追求人生的契机,产生了难得糊涂的心理思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