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理解式默写训练设计
1、苏轼游赤壁,先写月出之前的江上美
景,
,
轼,
,
,展现出一个“诗酒苏轼”的形象。
,此时的苏,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苏轼游赤壁,描写的月出之后的江上美景
是:
,
轼
,
轼”的形象。
,此时的苏,展现出一个“洒脱苏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赤壁赋》中对
“何似在人间”的感受作了更为充分的表述,相关语句
是:
,
;
,
。
(浩浩呼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苏轼扣舷而歌,哪两句歌词写被贬的苏轼依然希望回到朝廷,得到皇上的重
用:
,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表明客人洞箫所述情感的句
子:
,
。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6、客人吹箫停止,其乐音犹在耳畔,相关表
达:
,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侧面描写客人箫声极其感人的句
子:
,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8、描述赤壁大战中曹军阵容庞大、气势恢宏的句
子:
,
。
f(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9、描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英雄形象的句
子:
,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0、客子愧比曹操,用比喻手法,感慨生命短暂而渺小的句
子:
,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客人悲观地认为,人世无常,并且愧比曹操,相关的比对有:曹操“舳舻千
里”,“吾与子”
;曹操“酾酒临江”,
“吾与子”
。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12、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于是产生了
“
,
”的成仙想法。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3、苏轼认为万物都是永恒的,先以“水”为例论
证:
,
“月”为例论
证:
,
;后以。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4、苏轼认为,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世界,界,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世。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5、苏轼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对于事物的取用要做
到:
,
。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6、苏轼认为,有两样东西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每个人都可享用,这两样
东西
是:
,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