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时数据交互、数值天气预报文件的下载、功率预测结果文件的上传下达。74光伏电站与主站通信接口
光伏电站与主站接口功能包括光伏电站向主站传送的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的结果,采集的现场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如电气和气象信息等;光伏电站接收的主站信息包括由主站经过联合优化后确定的光伏电站发电出力计划曲线、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结果等。
主站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直接通过调度数据网络生产控制大区I区,与综合终端采用标准通信规约(IEC608705系列标准)实现通信接口功能,功率预测结果通过生产控制大区II区以E文件模式交换数据。
信息交换模式如下:1实时数据采集:采用DLT63451042002规约,实现光伏电站实时功率数据、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数据的采集,交换频度为实时交换;2历史数据传输:采用DLT7192000规约,实现光伏电站、逆变器、气象等历史数据带时标传输,交换频度5分钟或定时周期交换;3光伏电站功率预测结果:采用E文件模式交换数据,短期预测结果交换频度为1天,超短期预测结果交换频度为15分钟。75通信方式与二次安全防护
综合终端、光伏电站功率预测子系统、电能量远方终端(含关口表)等系统和设备通过调度数据网实现与主站系统的数据交换。综合终端接入调度数据网实时VPN,功率预测子系统和电能量远方终端(安全II区)接入非实时VPN,采用
12
f山东光伏电站并网调度支持系统技术规范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加密认证网关,实现网络层双向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安全I区与安全II区的横向隔离,采用国产硬件防火墙(或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设备)进行逻辑隔离。调度运行管理终端通过安全Ⅲ区接入调度管理信息网。
8系统配置
81系统配置原则1光伏电站应配置的系统和设备包括综合终端、计算机监控系统、光伏电
站功率预测设备(服务器和工作站)、网络交换机、调度数据网设备(路由器、交换机)、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硬件防火墙)和其它辅助设备;
2系统各部分应当搭配协调,同类服务资源可以互相支援和互备,影响应用功能的关键性设备均应冗余配置;
3系统软件由系统支撑软件(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和电力应用软件组成;
4使用UNIXLINUX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软件应该是汉化的,与操作系统和硬件配套的各种驱动软件、管理软件和诊断软件必须配备完整;
5数据库软件应能实现对数据的快速访问,以满足实时功能的要求,应支持存取多种商用数据库(如Oracle、Sybase、SQL_Server、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