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部委2011年政策梳理把准中国经济脉搏
2010年,中国经济行至云里。这一年,GDP增速10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价格上涨、通胀压力也与高增长如影随形。这一年,也是“十一五”计划收官之年。因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过去5年中国经济经历起落,并不平稳。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推出4万亿投资等一揽子刺激计划,保证了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同时,也浮现出更多需及时应对的问题。总结2010年中国经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依然是投资急先锋;信贷总量高企,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未改变;农产品价格疯狂上涨;楼市价格在几轮严厉的房地产政策调控中居高不下;通胀愈演愈烈;进出口走势波澜不惊;中国股市下跌14左右,与希腊、西班牙一同占据全球股市跌幅榜前三位。一致与背离,胶着与无奈,交错在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中。在这样的一年中,我们看到,政策调控已经成为唯一指挥棒。去年此时,我们梳理各部委2010年政策时,并未过多担忧。我们认定2010年是中国经济非常关键的年份,冀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平稳上路,也冀望保障房、医改、教改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一年过去,我们回望,有喜有忧。政策调控力度出乎意料,但效果却并不显著。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始。在这一个5年中,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将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在这样一个新起点上,我们需要为中国经济未来何处去达成共识,需要政策决策层有远见卓识和务实态度。这其中,各部委的决策者们身担重任。他们的智慧与决心将影响中国经济前行方向。今年,我们第六次推出“他们,将影响你的生意和生活”专题,对24个部委的2011政策要点进行梳理。我们期望,我们和决策者都可以把准中国经济脉搏。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民生支出、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民生支出、地方融资平台“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提高财政改善民生、增强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2011年1月25日,财政部部长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等问题如是解释。核心关注:核心关注:赤字规模虽有减少,但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施,财政在教育、社保、医疗和农业水利等民生支出需求将有大幅提高,专项资金是否会撒胡椒面,地方是否能够足额及时配套资金,是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