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名称:平行线的性质
年级学科七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重点:得到平行线性质的过程难点: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的逻辑表述
二、教学目标
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会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理;经历平行线性质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作为第一次系统研究图形性质,学生在“说理”的过程中,对推理过程从逻辑上去叙述清楚存在困难,这对于刚接触平面几何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的学习基础两级分化严重,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小老师”带着去学习,帮助其他学生总结出结论,最后在总结过程中,教师重点强调在推理过程中使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语言的表述。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1画两条平行线ab,然后画一条截线c与a、b相交,标出如图的角度量所形成的8个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下表:

∠1
∠2
∠3
∠4
度数
f角
∠5
∠6
∠7
∠8
度数
2、试用文字语言表述发现的结论3、试用符号语言表述发现的结论4、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获得新知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应用转化,推出性质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学生思考,教师总结,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作比较(三)巩固新知,深化理解课本练习(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到的平行线的性质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出现错误或不完整。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
梳理旧知,
其他同学修正或补充
容;为后面的类比做铺垫
归纳性质
学生描述不完整
锻炼学生由图形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
归纳能力
类比
学生学生描述准确
牢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平行线性质的区别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f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