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因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性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显然,无关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
f用,例如,“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这一实验中,水分、温度及氧气都是需要控制的量,即都是无关变量。又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ph、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
三、明白对照实验的概念和意义对照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还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说的通俗些就是指对生物或材料进行了与原生活状态不同的改变,可以是增加条件,也可以是减少条件;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保持生物或材料原有状态的分组,如上面所设计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组是光下的那一组,而如果是“光对植物幼苗的影响”,那么实验组就是暗处的那一组了。因为种子的萌发是通常是不见光的,而幼苗的生长通常是在光下进行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设置实验对照是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
f度。四、对探究性实验的步骤有一个明确的轮廓设计探究实验的步骤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减少学生设计
上的困难,我在教学中首先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列了一个通用模式,即所有的探究性实验都有这么三个步骤:
第一步,设计对照(也就是把该准备好的都准备好,如试管、培养皿等编号,材料等分)
第二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具体操作,主要体现两者的区别;第三步,记录实验结果,并确定检验结果所用的衡量标准。总之,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是一个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和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努力去实践和探索。实验设计是实验的起点,需要一步步引导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