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宣传推广作用。
3、家长的配合
在每学期开学的家长见面会上,我校切实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在国学特色学校要求中对家长也做了一些时间、次数、质量等方面硬性要求,在为了孩子成长的共同利益下,家长们都能欣然接受,并也较好的落到实处,为学校国学特色学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个监督反馈的作用。
四、形式四个结合
1、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我们首先在语文课堂上加强经典诵读工作的尝试练习,尤其侧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上。此外还可以加强与音乐课的联系,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唱古诗,并在课前、集会时吟唱,让师生感受经典的音乐美、韵律美,在歌唱中进一步识记经典。并把这种吟唱用到集会、课间、路队,取代以前单纯的唱歌形式。
2、经典诵读要与课余时间相结合
经典诵读形式为每天三个时段,分别为晨诵,即早读前10分钟,按照学校专用的语音提示统一进行,各年级晨诵要以学校指定推荐的教材为主,达到熟诵的要求。午读,即中午上课前20分钟,师生共读整本书,12年级跟读,36年级默读;晚读,即晚饭后30分钟,亲子共读,要求家长陪孩子读、帮助孩子读、指导孩子读书。
3、经典诵读与各种活动相结合
(1)利用升旗仪式进行班级诵读,红领巾广播站开展诵读展示。各中队以主题班队会、宣传阵地、学习专栏、书画、手抄报、读书笔记为平台,以传统的节日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诵经典、讲经典、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
(2)创办校级“经典诵读黑板报”,每月一期,传播经典文化,普及经典知识,提升校园人文环境。
f(3)每月同级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成果,展示读书笔记、手抄小报、书画作品,教导处、大队部进行评价考核,促进全校读书活动持续发展。
(4)学经典,画经典。学校定期举行“学经典美文,展书画才华”活动。“诗如画,画如诗”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将书法和绘画与诗词进行整合,让师生对经典诵读歌唱后再写一写,画一画。通过书画表现经典意境,感受诗词的艺术美。既陶冶情操,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加强学生对书画的理解。
(5)每年4月定为“经典诵读展演节”,进行一年一度全校大型诵读展演。学校通过展演活动,组织学生根据经典美文的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小品、快板、舞蹈、戏曲等形式,将经典美文、音乐、表演等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学习接受中华传统文华和艺术美的熏陶。
(6)举行“诵读中华经典,理想点亮人生”等主题征文比赛、“亲子诵读比赛”、“诵读经典明理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