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系4、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
f(3)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4)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6、教师与学生(1)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2)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7、课程(1)课程内涵(2)课程的类型(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标准(5)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8、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7)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4
f(8)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9、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0、德育与班级管理(1)德育的概念、构成及意义。(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3)德育过程的规律(4)常用的德育原则及其运用(5)常用德育方法及其运用(6)德育的途径(7)班级管理的功能、内容及方法(8)班级集体的组织与建设11、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的含义及特点(2)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任务(3)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4)课外活动的组织四、心理学模块(一)模块分值:35分(二)评价目标:
5
f考核应聘者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考核内容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的种类、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3)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的类型、思维品质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创造性及其培养(6)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2)意志品质及其培养3、人格发展与教育(1)需要、动机、兴趣与教育(2)能力的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培养(3)气质与教育(4)性格的形成与教育4、学习心理(1)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基本理论(2)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3)学习迁移与教学
6
f(4)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5)技能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