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差的原因分析
1业务结构不合理
(1)中间业务占比过低
中间业务跟传统业务有一定的区别,不同于传统的吸存和放贷。它指的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责业务之外,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业务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的经营活动。在我国,限于分业经营的束缚,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单一和匮乏,由此也导致了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中间业务所占银行收入比重过低。
(2)存贷业务缺乏创新
我国是一个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由于缺乏完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居民在资产增值保值的需求驱动下往往选择银行存款,由此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对存贷业务的依赖,长期依赖缺乏对存贷业务的创新和挖掘。
2组织结构紊乱
(1)国有产权虚置,权力缺乏约束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所有者不明晰,尤其是在资产的增值保值的任务上,国有产权所有人的虚置使得资本资产管理的责任不清,动机不明。次结构下银行资产的物权缺失导致了银行治理结构的畸形,因为没有人拥有这部分资产因此也没有人会切实地去监督这部分资产的归属更不用提资产的增值保值,必然的结果就是银行监督管理机制处于虚置状态,并由此进一步导致了内部人控制和贱卖国家资产等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损害的广大客户的利益。
(2)机制转换滞后,经营效率低下
由于实行行政化的组织机构,银行在部门设置上沿用传统的行政划别,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职能重复,人员庞杂,编制混乱,人员缺乏流动性,部门之间缺少配合和合作,经常是一个业务需要很多部门很多道手续才能通过审批,效率低下。虽然建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所有权缺位注定了监督和选举不可避免的流于形式,虽然形式上实现了“三权分立”,但也实际上又常常是银行董事长、行长、党委书记“三位一体”,高层管理层的任命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也往往是流于形式,由此导致的问题便是经营制的僵化守旧,经营缺乏活力,效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3用人机制僵化
(1)我高端人才缺乏职业信仰
目前我国银行业片面追求规模发展,过度重视业绩,常常忽视了对企业管理和深层次结构改革的追求,管理层浮躁地做一些表面的改革,却缺乏一种对所谓职业银行家的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没有高端银行人才的带头作用,上行下效,整个银行界的人才都会人浮于事,渐渐失去职业信仰。
(2)精神激励流于形式
银行缺少“以人为本”的企业氛围,缺乏对员工的精神关怀,除了按业绩多少给予物质奖励之外,很难给员工更多的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关怀和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