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节海水港湾养殖
港湾养殖一般指利用天然的港湾、港汊或废旧盐田,通过挖沟、造闸门、进行围堤建池,贮蓄海水,利用纳潮放入天然种苗(包括鱼、虾、蟹等),或投入人工种苗进行养殖的一种方式。港湾养殖在我国北方称港养,南方习惯叫鱼养殖。港湾养殖属粗放式养殖,多以鲻鱼、梭鱼等短食物链、广温性、广盐性鱼类为主。因港湾养殖不用投喂饲料,是一种低成本的养殖方式。建港面积一般多为数百亩至数千亩不等。单位面积产量可达15~35kg亩。
港养的特点是养殖水面大,密度低,固定投入少,养殖成本小,不投饵或少投饵,其养殖水域与天然生态环境相似,有机物排放和积累都较少,所以对环境污染也小,发病情况也少。虽然单位面积产量低,但由于养殖面积较大,所以仍能产出较多价廉物美的水产品,经济效益也不错。这种养殖方式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对地形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单位面积产量低,养殖品种复杂,难以进行精养,如果投饵,饵料利用率低。
一、港养的场地选择
滨海地区环境复杂,易受海浪、台风、潮水的冲击,因此场地选择主要应从投资少、生产安全、有发展前途等方面考虑。
1、位置应选择内湾性较强的海湾,在河流入海的两岸或有少量淡水流入的内湾,或滩涂地带、风平浪静的海滨。位置最好是在中潮线稍上的地带,便于排灌水和纳苗。比重最好在1005~1020之间,这种盐度适合鱼虾类及其所需要的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地势要求从岸边向外伸出的倾斜度小,滩涂平坦。地形最好“口小肚大”的凹洼滩涂盆地,建造时省工、省料。渔港位置过低,生产不安全,施工困难,投资也大。位置过高不易灌入海水,而且纳苗量受限制。
2、地址沿海的地质较复杂,大致分为泥质、泥沙质及沙质等几类。鱼类喜爱泥沙地质,这种地质水肥沃,饵料生物繁殖容易。筑提坚固,保水力强。沙质地保水力差,水质瘦,饵料生物少,而其筑堤建闸都不牢固,易倒塌,不利管养。泥质地筑堤建闸十分困难,多数鱼类也不喜欢在此种地质生存。
3、水质港湾的海水都是随潮汐纳入,建港前要了解掌握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情况,排污情况,尽量避免再有可能造成污染的海区建港湾养殖。同时还要适当注意水质的肥瘦也就是水中氮、磷、硅、钙、钾等营养盐的含量以及有机质的含量。水质肥沃的海区,天然生物生长繁茂,有利于鱼虾生长。一般通过观测水色、检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就可以初步判断水质的肥瘦状况。水质过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富营养化状态易发生赤潮,对鱼虾养殖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