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赏春过程中看到的“最美的风景”。请根据这两句所描绘的画面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理解。(5分)
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4题。(共20分)浪迹飞云山一片云彩飞起来,显出气势,反衬出天空高远;一座山取名叫飞云山,便叫出灵气,也叫出开阔壮丽的万千气象。我攀着山路要离开时,忍不住又一回头。飞云山,实在是黄土地上一处奇特的自然景观。飞云山藏匿在高原的深处,只有赶庙会唱戏时,四周山民才聚拢而来,给山上的财神爷伏卧磕头,布施些小钱。唱完戏,人皆在小路上东西南北地走散。山上财神爷因没有了布施供奉也变得贫困潦倒,庙宇则像废弃的牛棚,只留下一座瘦山清冷地孤立荒野。我也是经过了千回百转地劳累,才最终走到了它的脚底。天地无言的沉寂里,固守荒凉与瘠土的飞云山,让我体验到一种接近生命本体更为真实的东西。飞云山没有名人题留,连凡夫俗子的“到此一游”也不曾见着半个。山基本是自然的裸露,比起神灵拥挤、大兴土木所谓的名山,飞云山才真正显现了山的本真,它一派自然,没有造作之态,甚至粗糙得让人放不进眼里去。我以为这样的山,倒更能显露它的骨气。飞云山上几乎没有黄土,好像光秃秃从地上出来的一棵巨大石树。稍站远了看,坚硬无比的飞云山,一团浑然大气。面对它,我躁动的灵魂深深地震撼了!我读出了一种源自生命本体的张扬,我将从此走出狭小的自我,完成一次生命真正意义上的跨越与成长我们的生命必须消化一种坚硬而崇高的东西。冬天的飞云山,刻骨地凄厉。风扯过,山上存留了几掬土,长了些焦黑的毛毛草草。它粗糙苦黑得可以,没有亭台楼阁、潺潺流水,只有破败的庙宇。石缝上探出几棵几百年的黑瘦的老榆树,弯曲地伏了下来。它们扎根石缝,有一种不屈的生命的韧性。这个冬日,我面对着几棵冷瑟的老树,缄默在天地浩渺的沉寂里,面对这种生存的悲怆状态而体悟着生命的本质意义。我曾听到有人叫这山飞银山传说有人梦想从天空飞来一堆银子。俗气的山名,暴露一部分人注重钱财的浮躁心态。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清贫地坚守着自己的精神阵地。谷子收割了,地里空荡荡的,谷茬成了土地最后的守望者。谷穗谷秆已被拉运到老远的场院上了。它做了许多事情,可丰收不属于它,而它必须经过的还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我注视着谷茬,仿佛注视着我自己。我逃离喧嚣的人群,奔飞云山而来;我抵达飞云山孤独的内心,想完成一次生命的自我释放和调整。假如把飞云山移于都市,它的粗犷和气势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