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5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53页例5及做一做。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小时)行多少米(千米)的数学问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也具备初步的路程、时间、速度的生活经验,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这些都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奠定了基础。(二)核心能力通过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过程中,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发展模型思想,提过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实例和大量的生活材料,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表示方法。2经历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的过程,发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学习重点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五)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单位。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你在生活中听说过“速度”一词吗?什么是速度?请你搜集一些有关速度的资料,上课时进行交流。(二)课堂设计1谈话导入师: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调查一下你们每天上学都借助了哪些交通工具?生: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小汽车。
f师:大家知道在这些工具中哪些跑得快哪些跑得慢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与
此有关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引入,提高学习兴趣,扩大学生
的认知视野,让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2探究新知:
(1)学习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表示方法。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老师课前调查的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PPT出示
表格)
上学所需要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速度
自行车
每分钟225米
公交车
每小时40千米
电动车
每小时15千米
小汽车
每小时60千米
①速度的含义
师:像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25米,公交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用来表示每
分钟,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叫做什么?(板书:速度)
②速度的表示方法
师:同学们观察上面的表格,有没有发现这样子看上去是不是很不简便?
师:老师今天就教同学们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板书:225米分
40千米时
15千米时
60千米时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简便写法发现他们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