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建设综合管廊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一直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建设管理决策层在决策时有几大问题需要解决。另一方面,综合管廊建设中各方的存在诸多争议焦点。131问题(1)是否合算本质上就是要不要实施的问题,需要分析和比较实施综合管廊和不实施综合管廊两者之间的利弊,并从中做出选择,对决策层来说,
2
f这是一个重要的决策依据。(2)财力问题由于实施综合管廊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很难完成,因此财政投入是制约综合管廊是否能够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这一领域的决策层都在关注如何寻求综合管廊投融资的创新形式和模式。(3)管理体制问题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管廊管理体制建设尚不成熟,导致建设和使用维护中的管理存在各种争议。(4)功能性和可行性对于实施综合管廊后起到的具体作用,其功能能够达到某一标准,并且从技术方面分析能不能满足设定使用功能,这是决策者衡量是否有意义、是否可行的依据。2综合管廊政府政策21211国家相关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212《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213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152754号)
3
f2142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上海市相关政策
221启动“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自上海市政设计总院举行的城市综合管廊专项技术发布会获悉,上海结合重大工程及“海绵城市”的建设,目前初步确定了临港、松江、桃浦(海绵城市试点区)三个地区进行新一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研究和规划。其中松江南部新城将结合大型居住区的建设,规划总长29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将启动立项,有望2016年开始建设。临港新城和桃浦科技城将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综合管廊。222上海市政总院主编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上海市政总院近十年承担完成了综合管廊地方工程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并主持设计了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综合管廊示范工程(上海、武汉、沈阳),先后获得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修订了涉及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采用综合管廊方式敷设及安装时的技术规定及标准。特别增加了燃气、排水管道采用综合管廊方式敷设时的具体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综合管廊目前每公里的平均造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