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宣德”之说。嘉靖的时间最长,早期青花与正德器相近,发色灰蓝。但此期独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纹饰除传统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纹饰大量增加,如云鹤、八仙、八卦等。花组字为独具特色的纹饰。此外还有婴戏、高士、鱼藻图等。婴戏图的娃娃头前额突出明显。胎、釉均是小器细、大器粗。大器较多。明末天启时由于政治动荡,陶瓷业也萧条冷清。纹饰仍以传统纹饰为主,但道教内容的纹饰较万历时少,画意粗率。此期的纹饰较疏朗,生活气息较重。胎体厚重、胎质粗松、
f器形不规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时代特征。
三、明代各时期青花瓷特点
明朝初期1、洪武(13681402年)(1)典型器青花云气纹碗,青花福字纹碗。此期民窑器质量很差,极粗,但有此写意瓷画的画笔简洁潇洒,如高士图,水莲纹,草书“福”“寿”字等。(2)青料。全部为国产料,发色灰暗,少数呈褐色。(3)纹饰。碗外壁仅上部绘画,多见云气纹,笔法以一笔点划为多;碗内壁一般为口沿一周边饰,底心绘画,纹饰有兰草、牡丹、菊、莲、水草、蝶、螺、熊、鱼、松竹梅石、山水、草木等。2、永乐、宣德(14031435年)(1)典型器为青花寿字纹碗,南京博物院藏群仙献寿纹大罐。(2)青料、纹饰。均用国产料,发色较灰暗,也有小铁锈斑,但不及官窑的大、深。纹饰布局同官窑。绘画多实笔。纹样中不见官窑的龙纹与藏文,除官窑中常见的各式折枝、缠枝花卉外,常见各种高士图,绘于碗心,几笔勾出人物形象,非常简炼,画面中常配有大片云。犀牛望月纹一周常绘杂宝中相辅。月映梅纹的梅花,为空心梅。绘于碗外壁的云气纹,永乐碗中亦常见,但不象洪武时仅绘上半部分,而是外壁满绘。常用楷书“福”“寿”字,乳虎吹喇叭亦常见。梵文开始启用,永乐时多在圆器内心作主题纹饰。、而宣德时多用于边饰纹样。3、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年)(1)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建县正统二年朱盘墓出土的青花缠枝莲纹盖罐,高20、口径89
f厘米。南京博物院藏南京牛首山弘觉寺正统七年塔基出土青花缠枝花卉纹瓜棱盖罐,青花开光杂宝纹瓜棱盖罐。山西省博物馆藏“天顺三年大同马氏造”款青花回纹炉。这是民窑中第一件写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阿拉伯纹三足炉,底有“天顺年”楷款。香港艺术馆藏天顺五年许愿文铭青花缠枝牡丹纹盘螭龙纹瓶等。(2)青料。多数为国产料。前期青料呈色兰中偏黑,后期发色淡雅的较多,铁锈斑晕散较少。青花品种有白地青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