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十五课三峡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教学重点、难点: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多种样式的诵读为主,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活动一、导入:长江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向往。这里我们用歌来唱它,画家用笔来画它,古人用文章来写它……今天,我们来看看,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曾来过此地,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撩开了三峡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真正认识了这一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他的描绘一起来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板书《三峡》。题解:峡,两山夹水的地方。二、作者简介: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深厚的文笔,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三、自由读课文。注意:停顿、字音。2、重点字读音。阙处(quē)重岩叠嶂(diézhà
g)曦月(xī)隐天蔽日(bì)襄陵(xiā
glí
g)沿溯(sù)素湍(tuā
)绝(yǎ
)飞漱(shù)长啸xiào属引(zhǔ)四.理解大意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中断。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宛转。2、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奔:动作名,指飞奔的马。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湍:形作名,学生活动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
f指急流。回清倒影。清:形作名,指清波。每至晴初霜旦。霜:名作动。指结霜。3、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不以疾也如果或: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多生怪柏极高4、本课应强调的其它重点解释。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自非:如果不是。略无阙处。略无:没有一点儿。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虽:即使。不能译为“虽然”。则素湍绿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