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情操。我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教学参考
教学建议1可稍微讲解一些赋、比、兴的知识,但不必要求学生判断诗歌里哪些是赋、比、兴,只要求学生能找出使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即可。2对于这两首诗中人物情感的把握及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注意从具体的诗句入手,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能硬贴标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一)教学设计之《氓》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诗经》及其中的爱情诗,《氓》的字词难度较《蒹葭》《关雎》有一定难度,但结合课本下的注释,学生也能基本疏通字义,因此,本诗的教学定位于在学生充分的自主预习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细读文本,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字词句的反复咀嚼体会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及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认识《氓》在《诗经》婚变诗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问题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氓》在《诗经》婚变诗中的价值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童话中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结婚了,往往是故事的结束。而在现实生活中,结婚才是故事的开始。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氓》来看看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二、找出下列诗句意思在文中对应的原句,理清文章思路:
25
f1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第二章:“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2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第三章:“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第四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4皑如山上雪,皎似云中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第六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文章思路:恋爱婚变决绝从痴情到怨情的女主人公跳着孤独而坚强的舞步决绝走出婚姻的枷锁三、细读文本,注意关键词的变化问题思考:《氓》这首诗里,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明确:“氓”,意为“外来的百姓”,这里用来指外地男子。女主人公初时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