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或外表健康的感染仔猪。这种弱仔或外表健康的仔猪,终生免疫耐。病变:急性型:呈现以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淋巴结和肾脏是病变出现频率最高的部位。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样外观。肾脏有针尖状到大的出血斑,呈麻雀卵状。全身浆膜、黏膜和心、肺、膀胱、胆囊均可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的梗死是猪瘟最有诊断意义的病变,它由毛细血管栓塞所致,稍高于周围的表面,以边缘多见,呈紫黑色。慢性型:猪瘟的出血和梗死变化较不明显,但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常有特征性的坏死和溃疡变化,呈钮扣状。中央凹陷,呈褐色或黑色。诊断:1兔体交互免疫试验。2荧光抗体试验或做酶标抗体试验。防制:1)引种检疫2)做好平时的预防接种工作,采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种猪可每年春、秋各一次。仔猪初免在20日龄,二免在60日龄。在疫病暴发或受威胁时,可做超前免疫,其方法是在出生后立即接种,注苗2h后再喂给初乳。二免也可在60日龄。3)发病时的扑灭措施发现病猪或可疑病猪时,应立即严格隔离或捕杀,其余有可能感
染的猪只,应就地隔离观察。及时上报疫情。污染区应及时彻底的消毒。加强集市管理和运输检疫。杜绝病猪在集市出售和收购、运输中传播疫病。生猪交易市场、猪库、屠宰场等猪只集中场所,应加强兽医卫生管理及检疫措施。
猪伪狂犬病: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猪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新生仔猪主要表现神经临诊症状,还可侵害消化系统。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及呼吸系统临诊症状,无奇痒。病原: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PR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间存在差异。流行病学: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健猪与病猪、带毒猪
f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经消化道感染。亦可经皮肤伤口传染,还可以经呼吸道感染,妊娠母猪感染本病时,常可造成垂直传播使病毒侵入胎儿。哺乳仔猪日龄越小,发病率和病死率越高,随着日龄增长而下降,断乳后的仔猪多不发病但可长期带毒排毒。临诊症状:2周龄以内哺乳仔猪,病初发热,呕吐、下痢、厌食、精神不振,有的见眼球上翻,视力减退,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继而出现神经临诊症状,发病死亡率可达100。3~4周龄猪主要临诊症状同上,病程略长,多便秘,病死率可达40~60。部分耐过猪常有后遗症,如偏瘫和发育受阻。2月龄以上猪,临诊症状轻微或隐性感染。怀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