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爱喝马奶、骆驼奶和酸奶、奶茶等。在牧区牧民多食肉,夏季吃新鲜肉,冬季吃事先熏好的干羊肉,并喜欢吃马肠子。肉煮好后,把它削成片,混以面片、洋葱、大葱、胡椒,便成为哈萨克族最爱吃的“纳仁”。另外,哈萨克族人还吃用马油、小米、白糖混制的“杰尼提”、馕、“包尔沙克”、抓饭等食物。哈萨克族热情好客,招待来客要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并宰杀羊只。进餐时,主人先将带有羊头的一盘肉献在客人面前。客人将盘中的羊头拿起后,割下羊头右面颊上的一片肉自己吃下,再割羊耳给主人家年幼者,然后将羊头送还主人。使用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西南、东北两个方言。哈萨克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是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经苏联两次改革,1954年中国予以修订,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哈萨克族人多信仰伊斯兰教。哈萨克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时,天山南北的乌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人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此后还与突厥(6世纪中叶)、葛逻禄、回鹘(1012世纪)、哈剌契丹(12世纪)、克烈、乃蛮、钦察(13世纪)等有渊源关系。其族称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那时的哈萨克人建立了哈萨克汗国。在哈萨克族民间传说中,哈萨克有“白鹅”的意思有人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阿萨”、、“可萨”的异名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人”“避难者”、、、“脱离者”。哈萨克人除少数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终年生活在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他们放牧、运输、远行,甚至是生活上都离不开马。每个哈萨克人都以善骑骏马为荣耀,以他们是“马上的民族”为自豪。名贵的伊犁马是他们的骄傲,2000多年前因其矫健俊美被汉武帝誉为“天马”。
2
f柯尔克孜族
人口为1712万人。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数散居于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使用柯尔克孜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南、北2个方言。居住在南疆的人通晓维吾尔语,居住在北疆的人通晓哈萨克语,居住在黑龙江省的人通晓汉语、蒙古语。有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柯尔克孜人多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或萨满教。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是突厥语,意思可以解释为“四十个姑娘”“四十、个部落”或“草原人”。柯尔克孜族人的先民,史称“鬲昆”“坚昆”“纥骨”“黠、、、戛斯”“辖戛斯”“吉利吉思”“乞儿吉思”“布鲁特”等。原来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