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f1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甲: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乙:信徒皆为祭司丙:用世俗思想彻底否定基督教的教义丁:回到《圣经》来A甲、乙B乙、丙C丙、丁D乙、丁19、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④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0、“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A.奉还版籍B.承认土地私有C.鼓励工商、嘉奖贸易D.加强军事力量2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A.实行币制改革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C.政府大力扶持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22、《全球通史》评述:“日本新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从材料可判断,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A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全盘西化,全方位地学习D对西方文明完全排斥23、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排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车、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24、19世纪中后期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日本维新派提出“和魂洋才”,中国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结果两者一成一败。其根本原因是A制定的具体目标不同B实施的方式方法不同C学习的文化内容不同D推行者的社会立场不同25、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主要原因都是A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C封建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D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2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