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是否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实质还是判断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蓄电池放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水力发电是由于水的流动发电,无化学变化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4分)(2015台州)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水这种物质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第2页(共7页)
)
f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化学符号“H2O”表示水这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4分)(2015台州)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氢气能还原氧化铜,氢气夺取了氧化铜的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