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学院中心广场景观设计本项目为辽宁工学院的中心广场,广场位于校园内几个主要教学楼中心位置,其中与辽宁工学院理工教学楼(建筑设计获05年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工程获国家鲁班奖)紧密相连,广场西侧正对校园西入口,北侧透过理工教学楼的一层架空部分与校园主入口北入口相对。项目的设计理念为将广场作为校园的中心景观区域,将其景观意义发挥至最大,同时结合具体使用功能,从而做到美观与实用并重。该设计特点在于其能够综合性地服务于校园、契合建筑并兼顾了延续基地原址的文脉。一、服务于校园景观扩大化:作为学校的中心广场,其景观意义非常重要。设计中,将广场中心定位于校园南门(主入口)、理工楼建筑中轴线南向延长线与学校西门入口道路中轴线的交叉点,这样,中心广场与学校的两个入口都具有直接的对景作用,将景观服务区域由单一的广场内部扩展至整体校园。交通流畅化:中心广场部分的交通相对复杂,除需连接校园东西向主道路外,还与理工楼紧密结合,需要考虑学生从不同方向进入教学楼的流线,故广场轮廓设计成接近圆形,外侧设环状道路,有效疏导各方向的交通,使之流畅而有序。功能全面化:设计中考虑到校园生活的特殊性,结合广场设计了看台与舞台,可供同学们举行典礼、开办文艺活动等。除此之外,
f还在广场南侧结合绿化设置了晨读、休息区,满足需要的同时也有效烘托了校园气氛。〈广场南部的晨读区〉绿化近人化:绿化设计方面,设计除尽力增加绿化面积,增加校园绿量外,还力求将其与校园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令人与绿化得以亲密接触。如在晨读区域围绕具有浓密冠荫的乔木设置座椅,在看台区域结合座椅设置绿化带等,使绿化成为广场的一部分,成为可供人欣赏、触摸、呼吸与感受的邻居。〈弧形看台处的图、带座椅的树池(在广场南部)〉二、契合建筑中心广场设于校园内几个主要教学楼之间,除为其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外,还与其中之一理工教学楼紧密相连,充分体现出广场与建筑的契合。水:广场中的水集中设置在北部与理工楼相连接的部分,使水景能够为二者所共用,而水体也令二者更为紧密相接。在建筑南侧紧邻外墙设置了浅水池,采用了颜色较深的池底铺设,令建筑在其中能够形成美丽的倒影,另外通过精心的设置使通向建筑入口的环形道路以及入口铺装都如水面上的“桥”一般,令整个建筑好似漂浮与水上一般。视线:广场设计充分考虑与建筑相关的视线问题。广场自身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