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孙子兵法》主要版本及介绍
《孙子兵法》主要版本及介绍
《孙子兵法》是我国著名的兵书典籍,其成书时间在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其后被历代传抄刊刻得以广泛流传,研究和注释者亦不可胜数。
一、演变与流传早期《孙子兵法》主要依靠口授笔录和简帛抄本来传播,形成了以十三篇与其它杂篇同时流传的局面。
西汉成帝时刘向、任宏对收集到的《孙子》古抄本进行了校勘。东汉末年曹操对《孙子》进行了注释,其自序中称为“略解”,是现存最早的对孙子的注释本。此后的唐宋时代《孙子》完成了向传世本演变,在曹注本的基础上出现了诸多的注释本和合刻本,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武经七书》和《十一家注孙子》。
自明代以后刻本逐渐得以流行,明代以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与赵本学《孙子校解引类》最有代表性,清代中叶至近世,多以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为流行注本,流传
f最广,影响最大,后收入《岱南阁丛书》。
建国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62年出版了影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流行注本又转为采用宋本,这一版本成为最为流行的传世本。1972年我国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中,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已失传的《孙膑兵法》等残简,成为存世最早的《孙子兵法》,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孙子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版本在《孙子兵法》的流传过程中增删、错误、修改多有发生。虽然从汉简到宋本《孙子》有字词的增减和顺序的变化,但是这种版本上的区别对于反映孙子的军事思想是没有根本差异的。目前所存的版本中有3种宋本最为珍贵。
1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此书收于孙星衍的《平津馆丛书》卷一《孙吴司马法》内,三卷本。曹操单注本自宋以来仅剩此本。此本影摹极为精细,几乎与原刻本相同,内容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差异较大,但与宋本《武经七书》几乎相同,在这3个版本中最接近竹简本,且不像《武经》本有较多的误刻,是十分好
f的底本。此书3本合刻,但是只用曹注。
2宋本《武经七书》本《孙子》《武经七书》始于元丰年间宋神宗诏定《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靖问对》七书为武学教本,称《武经七书》,由何去非、朱服等校定。《孙子》是其中最重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兵法。现存的版本为南宋刻本,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其印本三卷收于《续古逸丛书》。
3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十一家注孙子》可能刻于南宋,此书集中了十一家注说,集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