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能的目的4。
(2)临时道路布置
在总平面施工图设计的永久道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基坑外边线位置、场内材料运输需求等来布置临时道路,因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场区施工特征不同,故根据两种阶段特征来分别布置临时施工道路。利用BIM技术在场区中模拟各种车辆在临时道路上行进过程,在交叉路口设置分流指示牌和交通警示牌,对进场车辆进行合理分流。同时根据模拟找出会车频繁区域,在该区域临时道路一侧修建错车台,缓解交通压力并对于车辆行驶频繁的交通路线严格控制车辆占用时间,尤其是混凝土泵车以及钢筋进货车等。通过上述BIM技术,在控制成本方面减少了临时道路施工量,节能资源投入,充分体现现场绿色施工特点5。
(3)机械设备布置
建立主体结构模型建立,根据主体结构外部轮廓,并综合考虑材料运输、施工作业区段划分等来进行塔吊与施工电梯的选型及定位。在塔吊布置过程中,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模型展现的工况以及各楼栋开工竣工时间的不同,优化塔吊使用,使塔吊在施工现场内实现周转,对塔吊总投入进行优化。同样在施工电梯布置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形象直观的优化施工顺序,可减少塔吊、施工电梯的投入数量从而节省成本及资源。例如本工程中塔吊需求为7台,施工电梯需求为6台,根据BIM模型展现的工况及其优化的施工顺序,最终施工现场总投入塔吊5台、施工电梯4台6。
(4)加工棚与材料堆场布置
施工现场单体建筑多达18栋,且建筑较密集,除去临时施工道路占地面积外,可供材料堆放的场地面积很小。规划总占地面积154万m2,建筑占地面积71万m2,临时道路占地面积15万m2,场地边缘部分面积3万m2,仅剩余38万m2。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特征来看,合理布置材料堆场存在较大困难。根据每个工区材料需求,在塔吊覆盖范围内布置钢筋加工棚、钢筋原材半成品堆场、模板堆场、钢管扣件堆场等,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7。
3结束语
总之,工程施工布置是进行施工作业的前提,我们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要保
f证工程施工现场工作的有序开展就要提升工程施工布置的科学性,在工程施工布置中应用BIM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直观的施工现场布置效果模型,使我们对施工现场布置的掌握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飞,刘宇恒,杨成,等基于BIM技术的施工场地布置研究与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7,9(01):6064
2郭志勇,游成林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场地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绿色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