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7、《土地的誓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文意。2、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体会作者对沦丧的故乡的眷恋之情及深沉的爱国之情。重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学习程序与内容:知识点链接
1作者介绍: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炸毁,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随即攻占沈阳,策划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3个多月,日军就侵占了我国东北全境。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经受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篇文章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周年时写的,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深沉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课前自学:
一、夯实基础1、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新学词语的解释。2、完成导学案346题。3、自学检测。二、整体感知1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请在文中用直线标出)
f2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请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3、大家想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呢?
精读探究:
1、思考:土地会发出誓言吗?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令你感动的或者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方面赏析,也可以从词的使用上赏析,还可以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上等方面赏析。)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它”称呼然后用“她”,而到后来还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拓展活动:
仿写《土地的誓言》中你最喜欢的一段话或第一段中描写丰饶美丽的东北大地的句子来赞美你的家乡或校园。(学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f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