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概况》论文
f本期我有幸选择了日语与日本文化这门课,通过它我掌握了一些常用日语、了解了许多日本风俗文化,可谓获益匪浅;与此同时,我对日语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日本文化的好奇愈为强烈,有了更加深入学习探索的决心和动力。下面,我的论文将围绕着这学期所了解到的日本文化展开。
日语文化习俗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建立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868年“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1947年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一、富士山、刀、樱花(一)日本名胜
富士山位于本州岛中南部,海拔3376米,使日本最高峰,日本人奉之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富士山位于距东京约80公里,跨静冈、山梨两县,面积为9076平方公里。富士山山体呈圆锥状,山顶终年积雪。四周有剑锋、白山岳、久须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驹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
东京塔位于东京市内,建成于1958年,塔高333米,是日本最高的独立铁塔。铁塔上部装有东京都7个电视台、21个电视中转台和广播台等的无线电发射天线。铁塔下部为铁塔大楼,有休息厅,商城,蜡像馆等。
唐招提寺是著名古寺院,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公元759年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有金堂、讲堂、经藏、宝藏以及礼堂、鼓楼筹建筑物。其中金堂最大,以建筑精美著称。有鉴真大师坐像。金堂、经藏、鼓楼、鉴真像等被誉为国宝。国内外旅游者众多。(二)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
2
f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武士道的基本要求: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