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紧进行。全省在建风电场17个,总装机容量134万千瓦,预计到2010年底装机容量可达到400万千瓦,其中并网运行267万千瓦。生物质能利用有序推进。晋州、威县、成安三个秸秆直燃发电厂投产运行,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涿鹿、馆陶、吴桥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总装机容量224万千瓦。石家庄、承德两个垃圾发电厂正式运行,总装机容量54万千瓦;保定、沧州、石家庄灵达垃圾发电厂二期正在建设,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累计建成沼气池274万户,普及率达18%。建设大中沼气工程1453处,年产气量1743万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可达到35万千瓦。太阳能利用明显加快。保定、邢台市被科技部、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分别授予“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太阳能建筑城”荣誉称号。全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进一步扩大,、光伏发电开始起步。到2009年底,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达到450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装机容量810千瓦。预计到2010年底,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700千瓦。水能、地热能利用稳步发展。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4台2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正在加紧进行,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9万千瓦。地热能开发利用向梯级模式发展,累计开发地热能井点139处,利用地热种植156公顷,养殖60公顷,采暖175万平方米,洗浴140万平方米。新能源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光伏发电、风电、核电等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保定英利、
f宁晋晶龙、秦皇岛哈电、中航惠腾等企业和主要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三主要问题。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2009年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足2,除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形成一定规模外,光伏发电刚刚起步,核电、海上风电等开发尚属空白。农林生物质能利用率不到20,农村生活用能主要依靠煤炭。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生产总量小,集中度不高。骨干核心企业少,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弱。全省5家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共350万千瓦,规模普遍偏小,总体设计技术全部依靠引进,市场销售不足产能的40。新能源保障体系不健全。统计体系尚未建立,行业标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够系统,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四)面临形势。“十二五”期间,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宏观环境向好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有利因素:国际方面,一是在原油供应“紧平衡、高价位”态势不会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受国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