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一个月就拆迁了50户旧房,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农民尝到甜头,今年一开春又有170户农民自发拆迁旧房,重建新房,村里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规划设计,使新村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圈、改灶,绿化、美化、亮化同步进行,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示范点出现的新气象,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群众中蕴藏的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20个示范村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
学习永无止境
f范文
绿中”的目标,参与创建村基本消除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的“五乱”现象。
三是确保资金投入。针对创建工作投入大,而村级经济又比较薄弱的实际,县里采取了“几个一点”的投入模式,即“政府投一点、社会筹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拿一点、共建帮一点”。全县以农、林、水等部门为主,积极争引资金项目,向创建村倾斜。组织开展城乡文明共建活动,协调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机关与创建村结成共建对子,发挥资金、信息等优势进行扶持,两年来投入资金320多万元。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进行支持。民营企业永昌建筑公司一次投资20余万元,为莫家庄子居修建了一条硬化、绿化、亮化的文明街。两年来,全县生态文明村创建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已形成了以沿222省道的街头、洪凝、高泽的11个村居和沿334省道的潮河、户部、叩官、松柏、中至、于里的9个村庄为重点的两条“文明长廊”,辐射带动起了80个生态文明村,建成了8个文明片区,1100多条文明街,在全县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文明村镇创建网络。
三、突出特色,创新内容,不断提升创建水平在创建过程中,全县立足以生态促环境改善、以环境促进素质提高,积极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明生活创建、生态环境优化和生态经济发展“五大工程”。一是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把清理农村“三大堆”、
学习永无止境
f范文
治理村庄“脏乱差”作为首要任务,修垃圾池、建排水沟、拆违章建筑,成立卫生清洁队,净化村庄环境。潮河镇将驻地周围的12个村庄全部纳入小城镇管理,成立了镇容监察中队,对辖区内每条街道都拿出专人进行管理。街头镇设立了小城镇管理办公室,成立了由41名队员组成的镇容监察大队,加强对镇区各类市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在各村成立了卫生保洁队,在镇区农户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制。今年以来,全县硬化街道120余条,清理街道1000余条,设置垃圾箱XX多个。8个乡镇建立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