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线的分流,再减去流经变压器中性点的电流。如此计算,实际入地短路电流值就相对比较小,根据R≤2000I的要求,接地电阻相应的允许值就比较大,此时按规定值控制,设计自然就容易满足。
2接地装置布置方式的比选
在接地设计中,采用的土壤电阻率要准确,否则会造成设计的误差。土壤电阻率的测量是工程接地设计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由于受到测量设备、方法等条件的限制,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往往不够准确,尤其是地质结构复杂或有不均匀地质结构的地区。为保证电阻率准确性,勘测时可以采用两种以上方法如接地摇表法和电流电压法等,对所测结果相互对照,提高精度,减小误差。
根据地网接地电阻的估算公式:
R≈05ρs
式中ρ为土壤电阻率,Ωm;s为接地网面积,m2;R为地网接地电阻,Ω。
ρ一定时,接地电阻基本上由接地网面积决定,地网面积一旦确定,其接地电阻也就基本确定。因此,在地网布置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变电所的全部可利用面积,如果地网面积过小,其接地电阻是很难降低的。
在35kV及以上变电所中,一般采用水平接地线为主,带有垂直接地极的复合型地网。垂直接地极对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影响并不大,据实验验证,水平地网中附加长25m、直径40mm的垂直接地极若干,其接地电阻仅下降28~8。但是,垂直接地极对冲击电流、雷电流散流作用较好。因此,在地网及独立避雷针、线路避雷线、避雷器的引下线处应敷设垂直接地极,以加强集中接地和散泄雷电流。
接地网布置方式有长孔与方孔两种,当包括地网外周4根在内的均压带总根数在18根及以下时,常采用长孔接地网,如图1a所示。110kV变电所占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00×100m2,考虑均压线间屏蔽作用,均压线总根数通常为8~12根左右,较多采用长孔方式布置,但与方孔布置相比,存在以下问题。
①长孔地网某一条均压线断开时,均压带的分流作用明显降低。方孔地网纵、横向均压带相互交错,当某条均压线断开时,对分流效果影响不大,优于长孔地网。
②长孔地网均压线距离较长,发生接地故障时,沿均压线电压降较大,易造成二次控制电缆和设备损坏。而方孔网均压效果较好且可靠性高,如图1b所示。
因此,在变电所地网设计时,条件允许时采用方孔均压网设计更为可靠,利于提高接地安全性,但工程造价及施工难度也相对提高。实际在农网改造、老站改建等工程项目中大多还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采用长孔布置,运行亦较为正常,但不可因此而忽视接地形式比选,尤其是特别重要的变电所如中心枢纽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