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布置在网络的出入口处,对进出网络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过滤,同时按照访问控制列表和安全政策对信息流进行控制,允许合理有效的数据通过,将不安全和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拒之网外;3身份鉴定,对访问网络的用户进行身份识别,通常可以使用三种方式对访问者进行身份验证,一是访问者了解的安全信息,比如账号、密码、密钥等;二是访问者提供的物件,比如访问磁卡、通用Ic卡、动态口令卡等;三是访问者自身的特征信息,比如声音、指纹、
f视网膜、笔迹等。身份鉴定的目的就是阻止非法用户访问这些被加密的数据,而加密是为了防止网络数据被窃听、泄漏、篡改和破坏;4安全监测,利用网络设备的高级功能和技术,通过分析来访数据信息,找出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和非法行为,包括对网络系统的扫描、跟踪、预警、阻断、记录等,从而将系统遭受的攻击伤害减少到最低。除了网络设备,还可利用一些专业的网络扫描监测系统来对付黑客和非法入侵,这些系统能够主动、实时、有效的识别出非法数据和用户,并且通过网络扫描能够针对网络设备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网络服务、防火墙、路由器、邮件服务器、网站服务器等,从而识别那些可以被入侵者利用并非法进入的网络漏洞。网络扫描系统对检测到的漏洞信息形成详细报告并提供改进方案,使网络管理人员能检测和管理好安全风险。
2.1.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实际上就是电脑管理控制程序,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核心系统,负责设备的管理、数据的存储、信息的发送和各种系统资源的调度,它是各种应用软件的系统平台,具有通用性和易用性,操作系统的安全直接影响到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一般分为应用安全和系统扫描。1应用安全,面向应用选择可靠的操作系统,可以杜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用户可安装操作系统保护与恢复软件,并作相应的备份;2系统扫描,基于主机的安全评估系统是对系统的安全风险级别进行划分,并提供完整的安全漏洞检查列表,通过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进行扫描分析,对扫描漏洞自动修补形成报告,保护应用程序、数据免受盗用、破坏。
2.1.3应用系统
1文件的安全存储:利用各种加密手段,结合相应的身份鉴定和密码保护机制,使存储在本地或者网络上的重要文件处于安全存储的状态,即便他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到了文件或存储设备,也难以取得文件里的内容;2文件的安全传递:对通过网络发送的文件进行安全处理,比如加密、签名、完整性鉴别等,使被传送的文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