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蒹葭》教学设计
1、教谁教学对象分析
总体定位:《大学语文》课程为工科院校选修课,面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工科的大一、大二学生。
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
(1)了解《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等简单情况,知道《诗经》的诗篇中很多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2)简单学习过《蒹葭》这首诗,大多数学生能够背诵出其中的主要语句,部分学生能够说明《蒹葭》是一首爱情诗,表现了古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
(3)对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有借助工具书独立学习生僻字词的能力。对意境的感受能力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有建构和链接知识的主观愿望。
学习者特征分析大学生一般特征分析:能够理性思考,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分析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定群体特征: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对文学、文化有着一定的兴趣,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鉴赏能力;部分选修课的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容易考过,抱有混学分的心理,如果教师的讲课内容精彩,方式新颖,可能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否则会导致他们兴趣转移。分析方法:教师预估、与学生交谈、调查问卷2、为什么教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分析,制定了认知情感能力三层教学目标,具体如下:认知目标:(1)了解《诗经》的有关情况。(2)准确翻译关键词句。(3)能够概括本诗的主题。(4)能够说明重章叠句形式的作用。情感目标:(1)通过对知识有目的有意义的建构,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2)感觉到诗中朦胧意境的美,对人生的追求生发联想。(3)培养人格道德和人文精神。(4)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与古典文化的热爱。能力目标:(1)提高审美能力。(2)提高把握文学作品思想主题的能力。(3)提高举一反三,在头脑中链接知识的能力。(4)提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5)培养网络环境下信息查询、归纳、判断的能力。3、教什么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出现在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六单元的篇目中,一般被用来作为本单元的精讲课文。本诗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课文全文如下。
f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本课的学习内容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