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育家、
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6.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5)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6)终古高云簇此城,
。(《潼关》)
(7)《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是
,
。
(8)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
。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79题。(10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
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
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忽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涎垂,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刀,则
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
空空。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鄂,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
罹之。亦可笑也!
(注释蚤:通“早”;昧爽:拂晓;直:通“值”,价值)
7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1)顾野有麦场
(2)一狼洞其中
(3)有屠人,货肉归
(4)既走,又从之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9“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也!”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从甲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三、现代文阅读(36分)
(一)《散步》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