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股票投资论坛财帮子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影响,以至于陷入认知陷阱,导致金融市场中较为普遍的认知偏差。根据RobertAOlse
的研究结果,投资者主要的认知偏差有40种。我从中摘录一些比较常见的、有代表性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学习,也让自己能时刻反省,避免陷入认知陷阱。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的数量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现象称为影像效应,即受益时偏爱保守,而受损时偏爱冒险的相互转换效应。后悔厌恶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痛苦,人们常常做出许多看起来似乎是非理性的行为。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能较好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处置效应”,即:投资者倾向于过长时间地持有账面上已产生投资亏损的股票,而过早地卖出账面上已产生盈利的股票。因为投资者
f赢利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规避而获利了结;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损失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这种投资策略是不理性的,除非有充分的、合理的依据证明赔钱的股票下跌的趋势已经改变,可以翻本,而赚钱的股票已经丧失上升的动能。当遇到大级别的熊市或牛市的时候,容易造成大熊市亏大钱,大牛市赚小钱的不良后果。正确的做法:截断亏损,让利润飞奔!
5种最可怕也最常见的炒股心理过度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过度自信,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能够“把握”市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尤其是个领域内的专家往往比普通人更趋向于过度自信,金融专业人士(证券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也是如此。证券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无法做出适当的权衡,非常容易出现行为认知偏差,市场上的很多异象都是由投资者的过分自信造成的,最典型的投资者行为是过度交易,推高成交量,导致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不必要的重大损
f失。6月以前的股市一直处于成交量逐步扩大推高股价的状态。过度反应指投资者对最近的公司信息赋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