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
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将“探究”列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重点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指出“促使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这是新课程实验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师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组织和运用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探究式学习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等人提出的。其观点认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学生是在发现问题中解决问题是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探究意识把探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教学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来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与疑问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课堂上老师连珠炮式地发问将过去的满堂灌改成满堂问这不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语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语文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和理解对于文本中重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也不愿多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只等着老师来说了。而这一些恰恰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主要内容。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刘兰芝被婆婆遣归临行前着意修饰“严妆”作者用了铺排的手法来描绘兰芝的美貌梳妆是女子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为何作者要着意渲染呢它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我提出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一经抛出便“激起千层浪”学生阅读兴致高昂学生讨论后回答它照应开头说明她的心灵手巧;也传达出她此时内心悲愤难当但外在却如此从容镇定。她嫁到焦家是严妆而来现在被驱遣回家也要严妆而去美丽温柔的兰芝严妆而来又严妆而去在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