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还在继续扩大,文化的特殊优势和功能也在进一步凸显,这就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山东在建设文化强省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把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了文化实力和竞争力。2008年,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2009年第一季度,文化产业完成投资122亿元,同比增长28,正进行的项目740个,同比增长265,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一、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树立以品牌推动发展的新理念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代表了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相对经济品牌而言,文化品牌是在文化建设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文化品牌体现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带动作用。一是整合效应,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二是聚集效应,能够有效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增值效应,能够大幅度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四是辐射效应,能够带动形成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催生更
1
f多的市场主体;五是放大效应,能够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经济竞争力和文化感召力。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总量大,但也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特色文化不突出、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产品少、影响带动力不强的问题,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基于对当今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把握和自身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思考,山东省委、省政府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总体部署出发,明确提出了实施齐鲁文化品牌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思路,强调文化品牌是文化强省的标志,也是一个地方竞争力、吸引力的体现。按照这一思路,省委把齐鲁文化品牌建设作为全省若干战略课题之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先后形成了60多个调研报告,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打造齐鲁文化品牌的基础条件、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品牌促发展的意识,在发挥优势上做文章,在工作创新上下工夫,使文化品牌建设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