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将负债资金用于购买企业贴现票据或同业转贴现票据并实施管理的系统经营活动。即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商业银行恢复办理商业汇票承兑和贴现业务后,商业银行基本的票据业务均属于传统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范畴,现阶段商业银行票据集约化经营和资金化运作为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同样,近年来,商业银行创新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即以票据作为载体为个人、企业和金融同业机构进行受托票据资产管理,实施专业运作的受托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创新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成功实践。为此,商业银行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范畴应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挥票据资产管理机构的作用,把全社会票据资源进行整合托管和资产运作,在个人投资、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票据服务之间建立融通渠道,从而提高全社会票据资源整体配置效能,实现票据业务金融服务功能的有效提升。从当前商业银行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实践和未来发展看,商业银行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与实体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我国《票据法》确定了真实票据原则,即票据的签发和转让交易应具有真实贸易背景。因此,银行开展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在满足合规监管的条件下
f必然与实体经济运行保持紧密联系。2、具有跨市场资产运作的业务属性。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从属于信贷业务范畴,票据转贴现和回购业务在现阶段已发展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业务,而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票据理财业务则已进入投资产品业务领域。可见,完整的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必然要求商业银行具备信贷、资金和投资等多个市场的跨市场业务管理能力,符合银行银行实施综合化经营的业务发展方向。3、创新性。商业汇票作为一种短期和兼具信贷、资金和投资等多重属性的资产管理业务,由于票据本身具有发达的流通市场,商业银行对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意识较为强烈,票据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性成为重要特点之一。(二)商业银行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我国金融脱媒化和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传统的票据资产经营模式已难以为继,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是银行创新票据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整体上看,银行创新发展票据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如下三方面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一,票据资产管理业务有助于银行盘活票据市场存量资产,提升票据融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和我国货币政策条件回归常态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以稳健为主基调,货币信贷适度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