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童年生活
品味艰难岁月
八一中学英语组龙建江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就已经走近了知天命的年龄,走过的48个春夏秋冬让我品尝到了人生中酸甜苦辣咸的各种滋味,曾经的生活虽说不上饱经风雨,也不是色彩斑斓,但还算得上丰富充盈。其中最难以忘却的便是童年时度过的艰难岁月,它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对生活极其深刻的感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出生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六十年代中期,儿童时代便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文革时期度过的。童年生活的艰辛虽早已远去,但曾经的一幕幕生活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时人们生活中的的衣食住行的状况真是不堪回首。缺衣少粮是那个时代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服装的色彩不是如今的五彩缤纷,只有黄、蓝、灰和黑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时穿衣的风尚,补丁摞补丁的衣着便是时装,过年能穿上新衣裳、新鞋子成了我儿时的一种奢望。那时大米、白面不是我家的主食,碗里最常见的是萝卜、白菜、南瓜和玉米粥,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时才能品尝到些许荤菜的味道。正处在长身体时期的我时常饥肠辘辘,连队食堂赵大伯偶然的关照令我终生难忘。严冬里,上学的路上我总是被冻得瑟瑟发抖,手脚上的冻疮年年都会定时光顾,饥寒交迫的生活使我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老不长个。然而,这样的岁月教会了我勤俭节约过日子,懂得了珍惜他人的
f劳动成果。在丰衣足食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发扬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浪费、不要铺张;这样的岁月教会了我不惧风霜,学会了坚韧与刚强,生活中我不会再害怕跌倒,更不会轻言放弃。这样的生活还教会了我要仁爱和善良,关心那些生活困难和遭遇灾难的人们,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日子是我们应有的担当。记得小时候住过地窝子,后来几次搬家也都是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墙壁四处透风,窗户上只是蒙着一层白色的塑料布,屋顶上也会透着光,大雨一来,家便成了水帘洞,接雨水的用具都不够。家里除了床和几口大箱子便什么家具都没有了。那时连队里的人家一户紧挨着一户,没有计划生育的年代,家家户户的孩子少则二、三,多则八、九个,童年的玩伴真不少,我们成群结队地区游泳、滑冰、捉迷藏、玩打仗、打柴、摸鱼、掏鸟窝虽然物资上人们是贫乏的,但精神上却是富足的。这样的岁月让我身居陋室,却懂得了要积极向上,从小学开始,我便勤奋认真地学习,一直成绩优良。是陋室坚定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