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1《传播学概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一)说明本门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二)考试题型和相应的答题技巧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答题技巧:由于答案唯一,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牢固掌握。2名词、概念解释(每题6分,共36分)答题技巧:根据PPT和讲义对该名词做出解释即可。3简答题(每题9分,共36分)答题技巧:写出自己的主要观点,然后围绕此观点逐一展开论述,一般来说,最好从几个方面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4论述题(共12分)答题技巧:除了结合题目给出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再此基础上对知识点加以扩展阐述。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据,论之有理。说明: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3学期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中未给出答案的部分请参考教材或讲义。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祝大家考试顺利!
二、复习重点内容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1信息的概念与分类从哲学范畴,信息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人类对它的认识或表述;从信息科学范畴讲,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信息可分为两大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2传播的定义、分类和人类传播的特点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在传播学中,通常把社会传播分为五种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传播类型也就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传播系统即信息系统。人类传播的基本特点: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社会信息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就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共通的意义空间是指:一是所使用的符号含义有共通的理解,二是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3传播是一种行为、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系统①把传播理解为“行为”,我们把社会传播看作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②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③把传播视为“系统”,我们是在更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