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女数千人,出东海求仙,以寻找长生不死之药,据说他们后来留在日本不返。可见通往日本、朝鲜的海上交通,在西汉前已逐渐进行。西汉时期,中国人除了积极经营西域,发展以“丝绸之路”为主的陆路交通外,对于海上交通亦非常重视。据《汉书地理志》关于汉使航程的记载,自汉武帝肇始,下迄汉平帝王莽辅政止,这一百多年间,已形成由中国雷州半岛出发,经过南海到达黄支以及已程不国的航线,“汉之译使,自此还矣”。大多数学者认为黄支在今印度的东南岸,已程不国则是今斯里兰卡。当时,史书记载,“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黄金、杂缯而往”。看来,使者中不仅有隶属于黄门的中官,而且有应募的商人,他们以黄金、丝绸到印度去交换珠宝和香料一类的物品。不论当时这些货物的来源是否仅为东方印度,或者来自更远地方而于印度中转,均可证明汉使已远航到印度沿岸进行海外贸易。过去一些学者将中华文明称为“大陆文明”,意谓中国自古以来较重视陆上的发展,与近代西方的“海洋文明”有所不同。然而,当我们沿着古代中国的对外海上交通路线乘风破浪时,必定会对这种说法产生怀疑,并因中华海上交通和海洋文明的发达而目眩,甚至有“晕船浪”的感觉呢!三、(中国)和东地中海世界的接触一次据报道在公元166年发生的事件有时引起了误解。据《后汉书》说,在那一年,大
联系方式
QQ1365602590
邮箱:zxjkw163com
第1页共1页
f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秦王安敦派遣使节从日南以外向汉朝呈献象牙、犀牛角和玳瑁等礼物,这样便标志着中国与大秦交往的开始。后一个名称可能指地中海地区的罗马世界的东部;安敦可能与马可奥勒留安敦尼皇帝是同一人。《后汉书》的作者认为应当说明,这个传统的记事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在贡品的清单上缺乏珍品。该事件决不应该当作东地中海世界一个统治者和一个中国皇帝之间正式外交关系开始的证据。若干世纪以来旅行家已经由陆道来往于两个世界之间,关于公元166年的报道可能是罗马商人寻求海上通往东方之路的最早的有记载的事件。紧接着张骞时代之后,中国的使者已被派往西方勘探,他们报告中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安息波斯以及更远的西边的某些地方的情况。但到此时为止在罗马世界商人和中国人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被记录下来;据《后汉书》说,这是由于波斯人故意阻挠接触的发生。而且,据说波斯人阻止甘英前往大秦的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