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填空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和
_____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
、、、、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
4、嗅觉的形成:_____→__________(接收刺激)→__________(将信息传递到大脑)→_____
(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_____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__________(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_____上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味觉的形成:_____→_____(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__________(接受刺激)→__________
(将信息传递到大脑)→__________(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味道
酸
甜
苦
咸
敏感区域舌侧(中)
舌尖
舌根
舌侧(前)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和_____中传播。声音在_____中不能传播。2、声音发生的条件:_____;声音传播的条件:__________;声音传播的方式:_____。3、在_____℃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_____、_____;
②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③内耳包括_____、_____、_____。
2、耳的主要功能:_____和__________。位觉感受器在_____和_____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_____(收集声波)→_____→_____(将声波转化为振动)→_____(将声波扩大并传导)→_____(接受刺激、产生信息)→_____(传导信息)→_____(产生听觉)。4、乐音的三个特征_____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_____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_____(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5、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_____赫兹到_____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_____赫兹到_____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_____,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_____。
第四节光和颜色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_____;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速度是_____,空气中次之。光年是_____单位。1光年94608×1015米。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_____
的折射角最大,_____最小。所以白r